上一页|1|
/1页

主题:中国楼市资产泡沫已降 房地产市场根基须稳定

发表于2008-10-15
 

最近,一些中心城市的政府部门相继推出了拯救楼市的政策措施。有的通过给予消费者购房补贴来鼓励消费,有的则实行购房入户的办法,以中心城市户籍作为吸引外地消费力量的法宝。

多个地方政府陆续出手拯救楼市,暗含着的现实是楼市仍旧低迷,充满了观望的氛围。目前,不少城市成交萎缩,有些地方甚至量价齐跌,这样的情形使得不少地方政府颇为担忧。

要谈论如何看待多个地方的“救市”举措,首先必须回答,政府该不该在这个时候去“救”楼市。中国多数地方的楼市危机,是否已经如美国华尔街的金融海啸一样,非要去拯救不可了?

当前的房地产行业,正面临着两个方面的考验。一方面,资产价格存在泡沫,但正在下降,个别地方已明显下降;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作为百业之首,其带动效应存在着被低估的可能,一旦这个行业过度萎缩,尤其在中国实体经济正遭遇困难的形势下,对整体经济的负面作用不言而喻。

应当看到,当整个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周期之时,各地房价出现调整,或者说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跌,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在某种意义上,挤压掉楼市中的一些泡沫,正是此前一系列调控政策所希望实现的目标。

可以说,楼市的调整直到今天,总体上是合理的。消费者之所以持币观望,楼市价格有所波动,其实正是这个市场自身必要的调整。

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房地产行业由于其极强的产业带动效应,确实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房地产行业的低迷,必然影响到钢铁、水泥、建材等关联行业,进而影响到建筑、装修等行业的就业等问题。从这个角度去看,在宏观面上,房地产业“冬天”的来临,不仅仅是开发商们需要关心的命题。多重压力之下,房地产业目前出现的困难局面,需要更多地予以重视。

这就意味着,在挤压资产泡沫的同时,又要努力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应当说,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而是一个问题的解决,通过了两条不同的路径。

从政府的职能看,楼市泡沫该怎么挤?对此,目前已经有了共识。比如,以财政力量建设廉租房的办法,可以帮助解决或改善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又如,通过严格的尽职调查,可以对投机型购房者进行限制,从而压缩楼市中的投机空间和炒作空间。

与此同时,在当前情况下,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也凸显出其必要性。一些地方政府实施购房补贴或购房入户的办法,或有从其地方利益出发的考量,但也有稳定当地楼市发展的用心在。不过,这些办法,负面影响明显,不可不察。

从购房补贴的政策目标来看,地方政府是希望给予消费者一定额度的补贴,以达到温暖市场的目的,但一个不能回避的结果是,楼市的价格本应由消费者与开发商之间自由博弈形成,当地方财政对自由博弈之后的均衡价格作出补贴,也就意味着,受益者必然是消费者与开发商双方。显然,以公共财政去给个别利益群体作补贴,难言公平。

同样,一些城市将户籍政策与房产消费捆绑在一起,弊端也是明显的。必须承认,中心城市的户籍政策在当前条件下,仍有吸引人之处。而这种吸引力,若与市场捆绑,即可以转化为商业性的价格。若地方政府为了楼市走出低迷状态,硬性以更具公共性质的户籍政策为筹码,开发商同样将成为政策的受益者。更不能忽略的是,户籍政策涉及到升学、就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某种意义上说,购房入户政策可缓解目前压力,但可能为将来埋下问题的隐患。

那么,稳定房地产市场的要义在哪里?这是当前一个需要回答的命题。当房地产市场的危机若隐若现,甚至对于关联产业的负面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出来之时,政府部门当然也不能袖手旁观。这个时候,需要政府部门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区域性特点,加强分类指导。同时,针对开发商的融资压力,适时、适当地松动银根。其实,随着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银根已经逐渐放松。这个时候,拯救楼市的任务,需要由市场主体和政府共同去完成。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