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北川地震科普体验馆对外开放 市民体验地震连声尖叫

发表于2013-09-23

9月17日,5·12汶川特大地震科普体验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作为全省首家互动体验式地震科普馆和地震科普基地,不仅可现场超真实地感受地震、海啸,还能同步学习防震知识,开馆以来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据统计,地震科普体验馆开馆以来,平均每天都有千余名游客前来参观。

■ 绵阳晚报记者 赵利宾 王望

场景重现

勾起市民地震记忆


9月17日,天空下起了小雨,山谷中的地震科普体验馆上空笼罩着一层薄雾。因为地震科普馆当天是免费向公众开放,北川曲山镇任家坪的居民和擂鼓镇八一的学生幸运地成为第一批参观者。

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大家来到灾难现场展区。现场以北川老县城为原型,1:1复制出北川街道的现场局部,左边是一个有化妆间、客厅、厨房的家庭,可惜已面目全非,右边是一条有羌族土特产门市、小吃门市、摩托车修理店等店铺的街道,但同样房屋俱毁。往前走,一辆轿车压在巨石下;抬头望,吊桥上压着一块巨大落石。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灾区人民震前幸福祥和的生活情景,以及5·12特大地震给他们带来的巨大灾难,引起我们对地震灾害的冷静思考,激发起人们认识地震、探索地震的信心和决心。

“仿佛回到了5·12地震时,心里挺难受的。再看看现在的生活,感觉还是蛮幸福的。”站在一堆滚落的“巨石”前,回想地震5年来的生活变化,当地居民杨开运感触颇多。

和杨开运对地震的深刻记忆不同,擂鼓镇八一初二学生姜静更多的是好奇。“好先进啊,竟然可以重现地震的场景。”姜静说,看完运用高科技重现的地震灾难现场,她感受了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更好奇这些逼真的场景是如何做到的。

解密地震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离开灾难现场,讲解员带着大家走进解密地震厅。该厅运用LED发光球和液晶屏揭示地震发生原因,列举了如1786年康定地震、1923年日本东京地震、2004年印度洋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等10大地震。

在解密地震厅入口,触摸式开关的地震断层模拟演示器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大家围成一团,神情专注地听讲解员的介绍。一些好奇的学生,还忍不住上前摸了一把。来到穿越断裂带,墙壁上展示的明清以来我国重大地震的部分照片,更让学生们唏嘘不已。对大家最为关心的汶川地震之迹,则采用幻影成像的方式,在一个类似金字塔的空间中进行提示,无论从“金字塔”的哪个方向,都能完整地了解汶川地震成因。

地震来了该怎么办?这是大部分市民参观科普馆想问的问题。在地震应急与紧急救援厅,通过影视、展板、场景设置、救援设备展示等方法,全面系统介绍了地震到来时和地震发生后,应该采取的办法和措施。讲解员还就地震来临时的逃生方法逐一进行了介绍,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以前只是在书本习地震知识,从没有这么近距离地体验过,感觉好生动啊!”擂鼓镇八一初二学生杨进凯说,通过参观学习,他更详细地了解了地震形成的原因,也知道了在地震来临时如何正确的逃生。

体验地震

体验者尖叫连连


地震的时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在地震应急与紧急救援厅的4D动感影院里,现场体验者纷纷被这真实的触感所震慑,不少人被吓得尖叫连连。

来到4D动感影院,坐上座椅系好安全带,戴上专业眼镜,10分钟片长的《灾难警示录》开始播放。片子从数十年后,老爷爷给孙女讲述年少时遭遇的地震开始,突然,漫天乱飞的鸟儿、满地乱窜的老鼠出场,地震的前兆到来。座椅开始不停地震动,且跟着镜头晃动变得愈发剧烈,建筑物里所发生的不同级别的震感、巨大的轰鸣声,各种建筑倒塌以及不同程度的摇晃,都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大家眼前。逼真的场景,让体验者们不由自主地紧紧抓住前方的栏杆。

最为惊心动魄的时刻到来,大家随后坐车来到一座立交桥上,地震导致桥变得扭曲,桥梁突然断裂,人车随之跌落山谷。体验者纷纷被这真实的触感所震慑,现场尖叫连连。“很震撼,很真实。”走出科普馆,成都游客李先生感慨万千。

据地震科普体验馆负责人介绍,地震科普体验馆除了组织游客参观、亲历地震感受及互动体验于一体的新型科普模式外,还将定期不定期举办防灾减灾知识大讲堂和科普知识广场宣传活动,开展互动体验有奖竞答活动,从而培养和提高人们在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互救意识和技能,进一步启迪大众对敬畏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思考,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四川在线)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