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儒林庄逸事

发表于2007-10-15
三代单传,老家里早没直系了,但偶尔还是会去看看,人总爱对故里和姓
氏讨源索隐,究究根儿。海阳儒林庄是我老家,父亲儿时还在那里住过,村子里一个杂姓儿都没有,都姓 
邹。儒林庄有村碑云:"明洪武年间,建庄于榆树
林,遂得名榆林庄。明崇祯时,有兄弟四人同入太学,更名儒林庄"。
? 洪武年间建庄,多半是那次大迁徙的后代。元末明初,冀鲁豫皖因战乱多
年,地广人稀,而三晋大地则一派欣欣向荣。明武至永乐年间,便有了18次
大规模胁迫式迁徙,现在尤其豫鲁地区,真正的土著已经很少了,大多是那
次移民的后代。旧时有儿歌云:"问咱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
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那洪洞大槐树是移民们聚集的地方,移民
们从三晋各地聚集到洪洞县广济寺门前的大槐树下,等待被发送到各处。
(那大槐树史称粗约八围,蒙阴数亩)所以后来这些人的后代都自称为槐裔。
最直接的辨别方式就是"谁的小脚指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底下的孩"
"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我看了看自己的脚趾,果然有个小
瓣儿。这都是古老的儿歌,看来我也是槐裔。槐裔因为当时规定同姓同宗者
不能迁徙一地,所以大多改姓只为相聚,看来姓氏是没法考究了。
儒林庄有家庙和族谱,我是第二十世。还有一副题匾"一门四杰",据说是
崇祯皇帝的手迹,可惜只有"一"字还可辨识,其余三字都模糊不清了。在
庄子里走走,斑驳的彩绘柱椽,敞亮的三进三出的宅子,依然光亮的红木家
具依稀可辨旧时的盛况,尤其难得一见的居然有一间老房子是用红面带花纹
的釉面砖铺的地,还有一个很精致的案几。(旧时读书人是盘腿坐着读书的,
案几是读书写字专门用的家具,不高,很长)可以想象原来主人的淡雅。
儒林庄逸事之二23个红顶子
? 嘉庆年间,本族与某豪强纷争数年,值家庙大忌,各地子弟纷纷回家祭祖,
一时在莱西府(大概当时胶东只有莱西、登州二府)邹氏官员(红顶子)云
集,达23位,一起文官做轿武官骑马绕城三圈方奔儒林庄来。此后,那作对
的豪强再也没敢找过碴儿。
儒林庄逸事之三衰落
? 祖庙有祖训,林林总总跟其他的训言也差不了多少,但有一句我感到刺眼:
格物致知,格书致用。读书是为了"用",这倒与儒家修身养性颇不同。也
许因为这祖训的缘故,从辛亥革命起,邹氏子孙源源不断的投向这种或那种
的革命中去,出去的都是族中精英,纷乱了三四十年,死去的自不是少数,
最为伤元气的是八年抗日战争,族人纷纷变卖家产(到新中国时居然连一个
正儿八经的富农成分的也没有了)买了几十条枪,伏击去海阳的日军,结果
当时就死了几十条后生,后来连庄子也被屠了。老族长重新招起了残存的族
人,商议决定所有读过书的族人不管男女婚否或年纪大小全部出走,只为保
存族里仅剩的读书人,结果我那没念过几天私塾的爷爷和姑奶奶也在被"遣"
之列。这决定英明与否是在不好说,一个结果是儒林庄(留在庄子里的族人)
自此一蹶不振,连个大学生都没在出过。另一个结果,出去的族人大多杳无
音信,乱世之秋,死亡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听爷爷说,还是很有几个投了
八路军的,解放后做了不小的官,但一场文革吧硕果仅存的几位也打没有了。
?? 哀哉!
发表于2007-10-16
上一页|1|
/1页